400电话
024-89603333
从我国考古界可知,历代帝王基本上采用土葬法,而且都重丧葬。帝王们的陵墓的主要特点是:选址讲究“宝地”;封土方上坟头或是宝城、明楼;他们的陵墓前多有一大片陵园建筑和“象生”仪仗队,气势宏大;都有着豪华、坚固的地下宫殿;多配有惊人、豪华的殉葬。且不说这些帝王们死后,上至宫中文武重臣,下至黎民百姓行的丧葬礼仪,单看着陵墓的建筑和殉葬品就可想而知他们的丧葬有多么排场。
中国历史上的厚葬之风,兴起于春秋时期,盛于汉唐,至明清又呈现一个高潮。原因自然是这几个时期国力强盛,相对来说国富民安,社会财富总量大增,这给厚葬创造了一个物质条件。但就每个朝代来说,到底该陪葬多少,并无一个具体标准,不象陵寝那样,多长多宽,建在何处,什么方向,还有个“风水理论”作指导。生前捞得的多,是后葬的就多;生前权力大,死后就葬的丰,这在帝王、贵族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下面就几个帝王的陵墓来看我国古代的厚葬之风。
秦始皇陵:
秦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城东五公里,距西安市月三十五公里,南踞骊山,北临渭河。秦始皇陵原名“骊山”,陵高一百二十多米,底边周长两千一百六十七米有余,上面种草植树,确实很象一座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于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陵依山带水,风景秀丽,建筑高大雄浑。据《史记》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可见,秦始皇从即位不久后,便开始营建陵墓,统一天下后,又从全国征来七十多万人参加修墓,直至秦始皇五十岁死葬时还未竣工,秦二世又接着修建了两年。前后费时近四十年,真可谓工程浩大。秦陵地宫极其深邃而坚固,它不但砌筑上纹石,堵绝了地下的泉流,而且还涂有丹漆,起到了防潮的作用。墓中建有宫殿及百官位次,放满珠玉珍宝,燃烧着用人鱼膏作的蜡烛,永不熄灭。设有防备盗墓而自动发射的弩机暗器。
灌注水银,如同江河大海围绕,机械转动,川流不息。上面象形日月天体,下面象形山川地理等等,就像是一个被搬入地下的人间世界缩影。秦二世在埋葬前始皇的时候,下令始皇宫内的宫女,凡没有子女者,都要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凡参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们出来,就封门墓门,活埋在陵墓里。秦始皇陵的特别之处,是它具有内外两重城垣,以备守护,这就是所谓的“园寝”。它呈现为一个南北较长的“回”字,外城南北长两千一百七十三米,东西宽九百七十四米,周长可达六千多米。
当时,陵园洞开四门,在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陵园附近还发现秦代的建筑遗物,如门跕、柱础、瓦脊,还有直径约半米左右的大瓦当、石水道、陶水道、陶权等。陵墓有四出的墓道,分别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往地宫。墓道的建筑,结构宏大,布局奇特。象陵西墓道的一个配房中,就埋着成组的车马,既有髹漆的华盖马车,又有彩绘的铜车马。一九七四年,发掘的秦始皇兵马俑,轰动全国,震惊世界。经探测得知:这里放置的兵俑和车马的从葬坑共有三个,方位是南一北二,均坐西面东,各自独立,互不相通。
这些同真人真马等高的数以千计的陶俑群,都深入到现在地面以下五至七米,按照军事序列安排分布三个坑里。一号坑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俑马近六千件;二号坑比一号坑小,外形很象一把曲尺,是一个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穿插成曲形的混编队列;三号坑最小,形似凹字形,在坑的正面停放着一具面向东的华盖乘车,后随四个戴长冠的甲俑。在南北的两个侧室里,分别布置着六十四个侍卫甲俑。
从秦始皇陵占地广阔,建筑雄伟,园寝规正,从葬丰富,不禁让人感慨:作为一代帝王对于他死后占有江山社稷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