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电话
024-89603333
清明节刚刚过去,关于清明节的的习俗又知道多少呢,一起跟着陶然墓地的小编通过古代诗人的诗句来领悟传统文化吧!每逢佳节诗文多,每一个节日,无论其内容如何,意义如何,都是文学上的一次盛会,当然清明也不例外。
清明习俗一:祭扫
说到清明,不少人第一个想到必定是扫墓了。关于扫墓,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写得很细致:
“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据悉,扫墓的风俗起源于秦代,但那时并不一定在清明节,到了隋唐时期此习俗才完全定型,成为清明节的核心内容。时至今日,此风俗依然不变,不少家庭依旧会选择在清明前后祭拜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
清明习俗二:插柳
此外,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前往郊外扫墓时,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这种种景象,诚如清人杨韫华诗云: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究其原因,或因清明祭扫既要拜祭祖灵,又要防止鬼祟的侵扰,所以要借用据说有驱邪效应的柳枝,这样,戴柳插柳往往成为祭扫祖坟的必备装饰,反之就是不敬祖宗,轻者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规劝,重的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诅咒。
清明习俗三:吃寒食
唐人张继《阊门即事》曾描写苏州的清明:
“耕夫招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轻烟。”
可见,清明节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的饮食讲究,所谓“清明不冷食,冰雹下满地”。
那么,在这种万民遵守的习俗中,古人吃什么?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虽然现在的人不如以前那般讲究,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也日益淡化,但它那黏黏糯糯的,入口即溶的口感却依旧吸引人们趋之如骛的排队购买。
当然,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清明习俗四: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清明踏青的盛景。
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把祭祀、游乐结合起来,因为祭祖要到郊外,所以祭祖之余又可以踏青,而且往往把这种踏青作为清明节的重头戏,使得肃穆恭敬的清明节增加了回归自然、享受人生的世俗内涵。此外,古典小说中的不少爱情故事,男女主角便是在清明踏春时一见钟情的,白娘子和许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清明习俗五:荡秋千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
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
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而宋人沈遘《清明后书事四首》
说少年“可惜男儿轻壮力,为他红粉送秋千”;
说少女“游罢不知蚕事迫,寤言犹自说秋千”。
可见荡秋千是一项颇受古人欢迎的活动。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习俗六:蹴鞠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他也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可见,当时男儿在清明蹴鞠,多爱炫耀其身手和高超球技,目的一是为了吸引妙龄少女,二是为了升官发财,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因为踢得一身好蹴鞠,便飞黄腾达。
清明习俗七:放风筝
罗隐《寒食日早出东门》: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
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
可见,清明节古人必定会放风筝,不仅白天放,夜间也要放。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也带有一些巫术行为: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