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电话
024-89603333
其实,不单是古代南方蛮夷才有这种祭祀习俗,中原地区也有。《庄子》中记载“尧杀长子”,此外《封神演义》中也有纣王杀西伯侯长子伯邑考,并做成人肉丸的情节。虽然是小说,但有学者推测,这也侧面反映了周代初期杀长子祭祀的习俗。
长子又称为“孟”,古人起名时,习惯将长子起名为孟(比如曹孟德,他必然是家中长子)。有学者分析,“孟”其实就是古代杀长子祭祀而食的写照。“孟”上为“子”,下为食用器皿,用器皿盛子,便很形象的反映了当时的场景。
古代为何有祭祀长子的习俗呢?要了解这一点必须从《礼记》说起。
《礼记》:“未尝,不食新。”尝,指的是献新物於寝庙。新,指新收获的粮食。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新收获的粮食必须先祭祀,而后才能食用。这样以后才能获得更丰盛的粮食。古人将长子祭祀给神明,无非是想祈求日后能生出更优秀的子嗣。祭祀之后,祭品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分食”,古人认为,神明享用后的祭品,有“加持”的作用,能否吃到这种祭品也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今天看来,这种野蛮无知的祭祀习俗确实是彻头彻尾的陋习。在古代,科学技术未得到发展,人们在遇到凶事时往往会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因此,他们最初的想法就是祈求神明原谅或者赐福,而祈求的方法就是祭祀了。
其实除了为繁衍更多子嗣而将长子祭祀外,还有更多的活人祭祀种类。如:沉祭、虎祭、窑祭等等。
沉祭:沈阳墓园小编知道沉祭起源于夏朝,指的是祭祀水神或河神的方法。在甲骨文中,就有将女子沉入河底祭祀河伯的记载。这实际上就是后世所谓的河伯娶妇。沉祭,无非是想祈求水神保佑渔业丰收、江河不要泛滥成灾、船只平安等。
虎祭:魏晋时期生活在东荆州(今河南省)的廪君族人有着人祭白虎的习俗。即用人祭祀“虎神”,或直接用活人喂食老虎,以此祈望消灾避难。
窑祭:古人认为通过活人祭祀神明后,就能烧出上等的瓷器。考诸史料可以发现,传说和习俗往往有一定关联性。传说宋徽宗曾梦过雨过天晴的景色,对梦中的天青色念兹在兹、朝思梦想,之后便命窑匠烧制天青色的窑器。很多人为了讨好皇帝拼命烧制,结果就有人用一对母女祭祀,烧制出了一个天青色的笔筒。
此外,正史和民间传说中还有殉葬、祭桥、祭井、祭山、祭神等众多种类的活人祭祀,不胜枚举。活人祭祀本质是灭绝人性的,实际上也不会得到神明的庇佑。中国魏晋时期,活人祭祀在四川很盛行,当地的獠人崇尚各种活人祭祀活动,被祭祀的人中,如果有胡须漂亮的,就会被剥掉脸皮,包裹在竹架外,晒干后击鼓进行祭祀,以祈求平安顺利。他们对于活人祭祀的信仰根深蒂固,甚至会把妻妾子女卖掉后,再把自己卖掉作为祭祀的供品。如此虔诚的祭祀,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作用,神明也保佑不了他们,在西魏恭帝三年,也就是公元556年,四川仁寿县的獠人起义,西魏骠骑大将军前去讨伐,结果俘斩15000名獠人,公元562年,又进行讨伐,一日攻下三个城池,连獠人的首领都被杀了。
愚昧落后的历史必须铭记于心,古代祭祀文化中虽有落后的,但也有积极的。对于愚妄无知的文化习俗我们一定要进行摈弃,但传统祭祀文化中的精神却值得我们牢记,比如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敬畏,对先人的缅怀……我们今天所宣扬的传统文化,正是对古代陈规陋习的批判式继承。沈阳墓园小编知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了解这些古代的祭祀习俗,是为了给今人以启迪,以史为镜,扬长避短,以便于继古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