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电话
024-89603333
沈阳墓园小编知道悬棺葬第一次被记载,是在1486年前。
这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南朝时期。12岁的贵族少年顾野王,天资聪颖,当时正随父亲一同前往武夷山南边的建安——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建瓯市。在这里,他看到了悬棺葬的奇异景象,并记录在了一篇叫《建安地记》的文章里。他记载的“悬棺数千”的景象,首次将悬棺文化带入了世人的视野。
在历史上,悬棺葬有过很多种不同的称谓,不同地方称呼它为崖洞葬、架壑船、崖墓等等,但不管称呼如何,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般来说,亲人先将逝者的遗体殓入棺内,再将船棺置于崖洞中、崖缝内、半悬于崖外或插入崖壁的虹桥板上。不管是被安葬在崖洞中,还是被安葬在崖壁上,这些悬棺的安葬地都有前临流水和高悬于空的共同特点。
尽管悬棺葬有至少上千年的历史,但它毕竟不是主流的墓葬文化,最开始发源于南方的少数民族,受众范围也比较小。顾野王当年记载的上千悬棺的壮观场面,如今几乎已经看不到了。现在中国依然保存着的悬棺数量不足几十具,主要分布在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十三个省区,现存比较良好的几处悬棺葬的地点,主要是四川僰人悬棺、贵溪悬棺、长江三峡悬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