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电话
024-89603333
沈阳墓地小编想说现在,国人一想到祭祖,就不约而同地想到清明节,清明祭祖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事了。然而,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除了清明节,其实还有一个重要节日,也是追思祖先的重要时节,这就是中元节。中元节因为它特殊的鬼神信仰而被当今中国主流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所排斥,这使得原本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元传统被硬生生地中断了。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人们重视,生死观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当我们今天回头重新审视中元节,人们不光可以发现这个节日的重要意义与文化内涵;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节日,重新诠释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生死观念。今天我们不仅要提倡恢复中元节传统,还应该让中元节成为类似清明节一样的国家法定假日,让中元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传统殡葬礼俗当代更新的重要切入点,以及对民众进行生死教育的重要节庆契机。
一年当中,中元节或许是最能让人们想起死亡的时刻了。无论是各种关于中元节的鬼怪传说、禁忌习俗,还是祭祀逝去的祖先,告慰先人,这都让人们的思想不能不焦距到死亡的话题以及身后世界的思考上。如果说人必有一死,那么直面和超越死亡,就是所有人毕生都要去学习的终极课题。没有人可以宣称占有了死亡的终极真理,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个难以猜透的谜题。但是,我们反观人类历史上各种关于死亡的论述,死亡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相关习俗却总是在告诉人们关于死亡的某种信念。
无论我们信与不信,终究会有一种关于死亡的信念在人们面对死亡之际浮上心头,这就是我们的死亡信仰。我们不能把死亡神秘化,但是,也不要把死亡简单化,我们要在面对死亡时积极地建立起某种牢固的死亡信念,帮助我们坦然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的正面意义——这就是生死教育的人们今天要做的工作了。沈阳墓地小编想说无论人们怎么看待死亡,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不同的民族和群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人们对死亡的看法差异巨大。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国人对于死亡的看法也是十分独特和复杂的,然而,今天的中国人关于死亡的信念并没有超出传统生死观念的范畴。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恰恰是要在中国传统资源中找到国人生死超越的依据与具体方式——通常认为,传统节庆具有生死教育之功能,相关的生死信念也内在其中。
中国近现代哲学家唐君毅说,中国传统的祖先信仰、圣贤信仰、天地信仰常常体现在中国人的祭祀活动当中,这些信仰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根基。因此,恢复中元节、恢复中元节祭祀祖先的传统对于中国人的生死安顿来说十分必要。
我们知道,清明节让人们认识了一个行业:殡葬业,但是,殡葬业在今天的理解中,人们依然有许多误解和禁忌,许多人对于殡葬的重要意义仍然不甚了解。如果我们把殡葬与人们的生死安顿、生命教化、悲伤抚慰、超越精神等联系起来,那么,殡葬业就不是简单的卖墓地、烧遗体的事情,而是与人们的精神信仰、民生事业、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等极其相关。
因此,我们今天要改变殡葬业的形象,除了在有死亡的地方,就有殡葬业者外,还要在有死亡思索、死亡困惑与死亡需求的地方,也要有殡葬业者的形象。
我们呼吁,殡葬业者与相关行业,抓住中元节的契机,把它变成殡葬业者与生死教育工作者的行业节日,比如每年在中元期间举办面向公众的“殡葬文化节”,让中元文化成为殡葬文化的组成部分,把中元节的生死信念挖掘出来,让更多人参与到现代中元节,发挥中元文化的生死教育功能。
沈阳墓地小编想说,人们只有不回避死亡了、不恐惧死亡了,才有可能正确地对待殡葬业和殡葬业者。只有人们克服了死亡恐惧,打破了死亡壁垒,殡葬业者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人们尊敬的职业和事业。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